加热炉炉体的绝大部分是由耐火砖或耐火混凝土砌筑而成,一般均在低温下砌筑,在高温下工作,因此,新建成或经大、中、小修的炉子竣工后其耐火砌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潮气,不能直接进入高温状态下工作。必须仔细地进行干燥和烘炉,以便砌体内的水分和潮气逐渐地逸出,否则,砌体就会因剧烈膨胀而受到损毁。
1.炉子的干燥及养护
烘炉前必须对炉子进行干燥,干燥时应将所有炉门及烟道闸门打开,使空气能更好地在炉内流通,加快干燥速度。炉子的干燥时间依修炉季节、炉子的大小、砌体的干燥情况而定。一般为24-48h或更长一些时间。
当炉子从修砌竣工到开始烘炉之间的时间较长时,砌体的干燥情况已较好,这段时间实际上就是炉子的干燥期。
在炉子进行大修时,往往由于炉内温度较高,砌体内的潮气在修炉过程中就很快蒸发掉了,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需要专门的干燥过程了。对于用耐火混凝土构筑的炉子,当现场捣固成型后,必须按养护制度进行养护。

2.烘炉前的准备工作
在烘炉之前必须对炉子各部分进行仔细检查,并纠正建筑缺陷,在确认合格并经验收,清扫干净后才能点火。因此,在烘炉点火前必须做好下面的准备工作:
2.1清除碎砖,拆去建筑材料及所有拱架。
2.2检查砌体的正确程度,砌缝的大小及泥浆的填满情况。这些工作应在砌砖过程中进行;检查炉子砌体各部分的膨胀缝是否符合要求,因为在烘炉过程中往往会因膨胀缝不合适而使炉子遭到严重破坏;检查砖缝的布置,不允许有直通缝,应特别注意砌砖的错缝和砖缝厚度,检查每层的水平度及炉墙的垂直度。
2.3应作机械设备的试车和试验,确保运转无误。鼓风机正常运转,水、电、蒸汽均要接通。仪表正常运转以及烘炉的检测仪器、工具、记录齐全。
2.4检查煤气或油管道、空气管道,冷却水管道、蒸汽管道是否畅通及严密,所有管道必须在2-3倍使用压力下进行试压,确保安全生产。在开始烘炉前通知汽化冷却系统(包括余热锅炉)放水,使炉筋管和水冷部件全部通入冷却水。煤气空气管路开闭器、盲板、切断阀、调节器、烧嘴放散管、水封、蒸汽管等要齐备,符合要求。

2.5检查所有炉门是否开闭灵活,关闭是否严密,各人孔、窥视孔均有盖板并严密覆盖。
2.6检查烧嘴是否与烧嘴砖正确地相对,烧嘴头要在适当的位置上,烧嘴调整机构要灵活。
2.7检查炉子计量仪表是否齐全、仪表空运转是否正常,烘炉工具、记录齐备。
2.8检查炉底滑道焊接是否牢固,膨胀间隙是否符合要求,沿推钢方向有无卡钢可能,滑道之间是否水平,装出料口是否平整,炉底水管绝热包扎是否完整和符合要求。
2.9连续炉为了防止炉筋管及滑轨在烘炉过程中的翘曲或变形,在炉温还不超过100℃时就应装入废钢坯压炉,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坯料沿整个炉膛的炉筋管长度装满。
2.10检查炉门和烟道闸门的灵活性,闸板与框架之间空隙要符合规定。烟道内应无严重渗水现象。如果烟囱和烟道是新的或冷的,那么在烘炉前应先烘烟囱和烟道,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木柴烘烤,将烟囱的温度烧到200-300℃,这时烟囱才具有一定的抽力。
2.11安全防护设备措施要齐全,确保安全生产。
